昨天从新京报上读到一篇文章写到读书前主编沈昌文先生.提到他的<<阁楼人语>>,为什么叫阁楼呢,沈昌文先生曾经解释说没有什么意思,只是对编辑部空间写实,但其实还是有实际意思存在的,因为沈先生曾经提到过一首外国人的诗,叫阁楼里的光.沈先生说,我喜欢把出版人比做阁楼里的单身汉,他从阁楼里的窗子往外看,而窗外的人也看窗子里的光.
这个比喻真是太好了,诚如文章作者所言,阁楼中的灯光是启蒙,是导航,内外互视,现在 还该是出版家的座右铭.
最近几天我正在思考如何让我们的记者变成一个有理想的人我希望我们的记者有理想,有原则,有创造,有担当.但是如何把我这些概念植入他们的脑海里呢,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单就说这理想二字就很很难办,中国记者没有太大的思想空间和独立性,几乎没有成为一代名家的可能性,而且现在这社会环境也都促使人只朝一个钱字奔去.记者拿红包这件事已经成了无法控制的自然状态了,单拿红包也就算了,现在已经发展到利用一切手段赚钱的地步了,敲诈勒索都有了,参与公关广告公司的也有不少.甚至是一些总编社长们都这么干,为什么他们不找一个更直接的工作去赚钱呢?是因为这些人根本就没什么理想,甚至连赚大钱创大财富的理想都没有,他们只是习惯了占小便宜而已,还想保着自己一个记者的好名份.哪里还有想到做媒体的对于一个社会的责任呢,尤其是是关于社会正义和道德维护方面的责任.
我真希望所有做记者的人都能看到沈昌文先生的这个比喻,知道自己做记者编辑这行当,不只是从窗子向外看,还要让别人看到你窗子里有光发出来.
评论